V视丨文旅融合出实效 促进发展谱新篇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近年来,秭归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取得了非遗文化进景区、文旅融合兴企业、打造美食促旅游的良好效果,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秭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很多外地学子来秭归县开展研学旅行。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学子们不仅可以穿楚服拜师,体验礼拜迎宾仪式,还可以欣赏到《礼魂》、秭归山歌等独具魅力的文化节目。


借着三峡大坝旅游区游客换乘中心外移在秭归县“先行先试”的大好机遇,十一长假期间,省三峡平湖旅游公司与县屈原艺术团合作,将《大端午》、薅草锣鼓、秭归山歌等高品质的本土文化节目搬上舞台,深受游客青睐,使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游客接待数量稳步增长。


省三峡平湖旅游公司总经理崔佳:“国庆长假期间,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推出了各类文艺演出活动88场次,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游客的大幅增长。共接待游客7.52万人次,同比增长8.2%,实现旅游收入526.32万元,同比增长10.1%,文旅融合真正使文化旅游区不断焕发了新活力。”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文化与旅游的成功融合只是秭归县文旅融合出实效的一个缩影。


秭归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屈原文化、柑橘文化、端午文化、巴楚文化、移民文化、峡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使秭归形成了多彩厚重的人文底蕴。县委、县政府把秭归建设成全国“文化旅游名县”、打造成“长江三峡旅游核心区”的思路矢志不移,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商祥君:“重点围绕文化资源、文艺作品、节庆活动等方面做文章,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将脐橙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每年举办脐橙开园、脐橙采摘游等活动,让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带动脐橙销售,现已建成脐橙农旅融合旅游观光项目4个。


将移民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使搬迁后的县城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省环保模范县城等殊荣。


以精品文艺为载体,传承端午文化,推出系列民间文艺演出;振兴传统工艺,开设了龙舟馆、木雕工作室、芈绣馆等10个非遗文化展示馆;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秭归脐橙文化节、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为平台,提升了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以“柑橘加工”为引领,以“文旅融合”为纽带,推出了一系列以屈原文化、脐橙文化、屈姑文化为内涵的产品,畅销国内外。


2015年以来,秭归县着力打造屈原家宴美食品牌, 14道菜品被评为“中国名菜”。县旅游美食文化研究院被授予“楚菜研发基地”、“湖北美食研发基地”。县旅游美食文化研究院还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南门口开设了小吃街,为游客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通过文旅融合,不仅提高了秭归的知名度、美誉度,还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大发展。2018年,秭归县共接待游客939.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2.99亿元,同比增长30.27%。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商祥君:“下一步,我县将以文旅融合为目标,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文化创意能力和项目策划能力的市场主体,让文化与旅游活动深度相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文化体验和参与功能,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加强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用品、食品的创意研发。以现有产品为基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开发互动性强的文化旅游项目,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秭归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来源:秭归融媒)

(作者:记者 向晓飞 通讯员 周华山 李秦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