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右一)、刘明灯(右二)、龙慧(左一)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访谈,共同聚焦“惠在何处”。
嘉宾名片: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县长杨勇。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减贫92.5万人。”“产业扶贫惠及316万人。”《政府工作报告》如此总结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
老百姓如何受惠?惠在何处?1月11日,杨勇代表走进湖北日报全媒体演播厅,从各自视角分享见闻。
“他们不仅脱贫,生活已接近小康。”
吃干榨尽一个橙子
从峡江边来,杨勇言语间都是甜甜的“橙味”。
访谈前,他拨通结对帮扶的屈原镇屈原村谭红家的电话。
“老谭怎么样,忙什么?”
“采摘橙子。”
杨勇很惊讶:“你家的橙子不是已经卖完了吗?”
“村里的脐橙职业经理人,建了一个微信群。哪个大户采摘脐橙,我们就去帮忙,创收!”
杨勇介绍,几年前,谭红家没有产业。他在宜昌市打工,妻子在家里务农。脱贫攻坚启动后,县里帮他家种植脐橙300多株,看到了效益,他返乡与妻子共同管理柑橘园,2019年脐橙卖了近3万元。
得知省两会召开,谭红家托杨勇给省两会带句话:“现在政策好!有了主导产业,比外面打工强多了。”
“老谭说的脐橙职业经理人,就是我们在产业扶贫中培育的销售达人。”杨勇解释。
他还“晒”出一大桌子秭归柑橘产品,橙皮丝、橘子蜜饯、美人橙果醋、香草美人橙子酒……琳琅满目。
“秭归脐橙,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在《橘颂》中赞美家乡的柑橘。”杨勇介绍,通过技术攻关,秭归现在一年四季有鲜橙。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秭归脐橙品牌价值达23亿元。“不满足于简单种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脐橙深加工,吃干榨尽一个橙子的价值。目前,全县脐橙45万亩,综合收入达30亿元。”
“我们有3个亿元村了,都是依托脐橙产业!”杨勇十分骄傲。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飞;值班编辑:赵鑫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