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在工作间隙为自己鼓劲打气。新华社发(陈晨 摄)
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这个有着“九省通衢”称号的城市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目前还没有治愈患者的特效药品,可恶的病毒还在扩散,还在肆虐。毋容置疑,这是一场与疫魔的极限竞速,起跑即冲刺,开战即决战。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英雄的人民,并不是第一次经历并战胜这种考验
。
仅仅最近二十多年来,就发生了诸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2008年元月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但我们伟大的人民在最困难的局势中从未丧失信心,从未颓废沮丧,而是坚定必胜的信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让人类历史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所激发出来的坚不可摧的毅力和无往而不胜的斗志,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就是在与病毒的持续斗争中不断提高战胜病毒能力的。无论是欧罗巴、阿非利加,还是亚细亚,都有被瘟疫霍乱、鼠疫、伤寒等疾病严重袭染的经历。克服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信念,促进了人类医护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医药科学文化在与疾病斗争中发展起来,人类寿命总体得到延长。
旧中国的广大农村经历过血吸虫病的猖狂肆虐,有过“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萧条凄凉情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血吸虫的滋生地,取得了“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伟大成就。历史已经表明,无法战胜的病毒是没有的,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正像人类在历史上多次战胜病毒一样,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彻底击败这次病毒的侵袭。病毒无法销毁中国人民奋起抗击的坚强意志,相反要被中国人民彻底战胜。
此时此刻,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的强大动员力和应对能力。
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武汉人民的安危,关心全国人民的安危,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等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连续召开应对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形势,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取消春节假期,全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党和政府已经有了防控“非典”的成功经验,能够富有成效地稳妥地领导抗疫工作。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已经被迅速动员起来,形成了上下高度重视、团结一心、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社会共同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局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军医大学火速出征,海陆空各路人马,驰援湖北,共克时艰。关键时刻有解放军。我们要积极响应配合党和政府的断然措施,克服犹豫不决,克服惊慌失措,克服垂头丧气,无所畏惧地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
2月6日,由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出院前为自己加油鼓劲。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此时此刻,我们要相信我国制度体制优势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汇聚坚不可摧的力量。我国的这些制度体制优势在病毒来临之际再次呈现出来。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起来,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许多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捐赠捐助……人心齐,泰山移。中国人民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汇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为防控工作有力开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巩固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具备抗击疫情的充裕物资力量,航运、空运、陆运交通便利。党中央国务院具有调配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的能力和机制,能够在短时内将天文数字的人财物聚合成牢不可破的防疫铁网。全国人民心连心,齐心救援,武汉人民将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国人民送去的温暖。安康属于武汉人民!
1月25日,工作人员在搬运医疗队带往武汉的医疗物资。当日,首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从南京集结出发,奔赴武汉。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此时此刻,我们要相信科学的力量。
病毒无情,防疫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我们要科学合理安排作息饮食,增强免疫力。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我国一流的反病毒科学家正加班加点地分析研究病毒的来源、流行规律,已经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启动了应急科技攻关项目,防控专家已经奔赴灾区,指导防疫。
在这个关键时刻,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冲锋陷阵于抗击病毒的第一线,给患者带来的希望,充分展示出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精神,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病毒侵袭的信心。当前无私无畏地战斗在抗击病毒第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是当代最可爱可敬的人。中国人民借助传统医学文化和现代医学科学,一定能够勇敢、大胆、无所畏惧地与病毒作顽强拼搏!
1月24日,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受命紧急驰援武汉,这是前来送行的队员家属为队员整理背囊。新华社记者 张昊鹏 摄
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伟大的人民,相信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精神。
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中蕴藏着创造历史的不竭动力。居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先人,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惧艰险的奋斗精神,创造了儒释道互融的张驰有度、进退有据的优秀传统文化,锻造了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乏埋头苦干硬干、舍生取义的人,他们是支撑伟大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梁。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的人民,不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而是被党的四百多万个基层组织凝聚团结动员的浩荡洪流。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江南北的亿万人民群众一定能够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响应党和政府防控疫情的号召,科学理性地判断疫情态势,坚决果断地采取防范疫情的行动。
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中国人民离战胜疫情的胜利还会远吗?
(来源:秭归发布)
责任编辑:罗梅 周陶;值班编辑:何昭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