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下午,我县首批确认病例的6位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期限,符合解除医学观察条件,取得“医学观察期健康证明”解除隔离。
回到家中,他们仍在继续观察,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回想这段特别经历,其中一名密切接触者王女士写下这样的文字。
王女士日志(节选):
1月19日,我妈妈说是个好日子,新房装修完毕,定在这一天开伙,我和姐姐一家加上家里的老人,好久没有这么聚在一起了,大家都很开心。
20日,我也正式结束工作回到家中,然后又一家人在姐姐家吃了饭,这次吃饭没看到姐夫,听姐姐说姐夫可能有点感冒,想着自己老公也有点不舒服,吃完饭回家路上去药店买了药,回家让老公吃了药就睡了。
第二天,爸妈想回老家收拾收拾,看老公状况好些了,他们就出发了,家里就剩下我和大宝。那个时候对于新冠肺炎还没什么概念,临近过年,接到姐姐的电话,叮嘱我们不要出门,病毒很厉害,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能不出去最好就在家里。这时候刚好大宝有点咳嗽,我赶紧出去买药,发现街上的行人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而这个时候药店已经买不到口罩了。
终于等到腊月二十九,老公和爸妈他们回来了,还从老家给姐姐他们带了不少菜,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送菜过去时,我们被他们家那种沉寂严肃的氛围吓到了,他们在自己家都戴着口罩,还让我们放下东西赶紧走,而且姐夫已经被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了,据医生初步判断跟新冠肺炎有关,虽然姐姐一家很严肃,其实在那个时候我有点侥幸心理,觉得运气没这么差,还安慰她说,没事的,说不定就是普通感冒,别被其他人搞得紧张兮兮的。
回到自己家没多久,姐姐打来电话,刚一通,她就大哭起来。姐夫被认定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需要隔离。说这个病现在还没有合适的药物能治好,她整个人接近崩溃,我也愣住了。哭过之后,姐姐又开始担心我们这一大家子会不会被传染了,老人年纪大了,小孩子又还小,如果真的这么不幸,我们怎么办?
紧接着,一位刘姓医生给我打来电话,详细了解了我们跟姐夫的接触情况以及目前家人身体状况,叮嘱我们不要出门,并强调一旦有异常现象要及时跟他联系。
大年初一,刘医生跟我通了电话,稍后他们要过来带我们一大家子去隔离观察,嘱咐我们收拾收拾必备品。那一刻,我老公心情特别沉重,在我收东西的时候,他就看着窗外,懊恼着不该到秭归来过年,想着当初如果去了他老家会不会就没有这些事了。我跟他讲,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都要好好的,结果还没出来,我们要有信心。原本以为会住到医院或者其他什么很简陋的地方,没想到安排的紫薇山庄,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我隐约觉得我们一定会没事的。
就这样,我们按照各自情况被分到几个房间里头,医护人员每天给我量体温、消毒、检查等等,还给我们安排了生活,姐姐一直很自责,觉得连累了我们,知道她心里不好受,我就安慰她说:“你看,我们现在不都好好的嘛?现在检查的这么过细,招呼的也很好,只不过就是等几天,就算运气不好,能早发现也能早治疗,好的希望也更大啊!”
有一天晚上,我发现大宝身上好烫,一查体温38.4℃,心里特慌,给护士说明情况以后赶紧泡个澡试了物理降温,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39.4℃,我急了,随后护士让救护车过来接我们去医院,到了医院已是十一点多了,各个窗口的还有值班医生在,看着开单检查的医生,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透过护目镜真的能看到医生满头的汗水,想想最近网上看到的各种消息,发现原来这次的病灾离我们是这么的近。等做完所有检查已是凌晨快两点了,医生说,验血结果没问题,CT时间久一些,就先开了一些药,加上小孩一直在吵着要睡觉,救护车再次护送我们回到了紫薇山庄,回来吃了药,量了体温有些降温,才睡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护士询问了发烧情况,并第一时间告知了检查结果,都好,心里才放心了。
期间孩子因为小,吵着闹着要吃零食,隔离区哪里会有零食呢?但是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是那么强大,还真的给我家宝宝送来了喜欢的零食,一问才知道,都是他们换班的时候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他们应该就是超人,上能战病毒,下还能哄小孩,真心的感谢他们对我们的照顾。
眼看着离隔离到期时间越来越近,很无趣、很无聊,但是我们都好好的,姐姐也告诉我们姐夫情况大为好转,如果通过相关检测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也能顺利出院,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走着。这一仗,我们扛过来了!
现在总算雨过天晴,回到自己家里,我们一家人还是没有放松,继续关注彼此的身体状况,毕竟那些医护人员是拼着命在保护我们的生命。看到报道有些人还在盲目自信,意识不到病毒的危害,我奉劝大家,病毒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不危害其他人,一定要听专家的话,在家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对社会负责,一定要意识到隔离的作用!如果不幸,需要像我们一样隔离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紧张,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必然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秭归发布)
责任编辑:汪勤 袁楠 值班编辑:赵鑫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