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橙谷的“疫线”勇士

他是一名党员

他是一名基层干部

他是一名“抗疫”勇士

他是一个仰首“数星星”的人


我是党员让我去


1月31日,水田坝乡父老乡亲们的爱心脐橙准备送往武汉,当乡党委书记问到谁能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杜海林主动站出来:“我是党员,让我去!我保证把家乡人民的诚意和祝福送给武汉人民,坚决完成任务!”他肩负着全乡人民的重托,踏上了“逆行”征程。








勇士凯旋隔离14天


2月1日,杜海林完成任务,回到家乡开始“隔离”。在隔离的14天里,习惯了马不停蹄忙碌的他,也没有闲下来。


他时刻关注全乡疫情防控工作动态,仔细阅读工作群里下发的每一个通知及调度令,在他所联系的王家桥村村民群里宣传防疫知识,“监督”村民是否按时测量体温,是否按照标准实施居家隔离措施;他静下来谋划了所负责的橙谷公司2020年工作计划;他不忘活动筋骨,他说:“隔离结束我要跟战友们一起投入到‘抗战’中去。”



他在2月14日的夜晚“数星星”,写下了“神州大地最小最亮的星星”这篇文章。


神州大地最小最亮的星星


他们不是在天空光芒万丈的太阳,他们不是在山尖婀娜多姿的姣月,他们是神州大地最小最亮的星星。


腊月二十八,本是一个常年在乡村工作的基层干部找尽“理由”,回家帮年迈的父母劈柴过年烤火尽孝的日子;腊月二十九,本是一个一直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村干部准备放下裤脚,回家帮老婆烧猪头筹备团年饭“献殷勤”的日子,是一个能够安心坐下来检查完寒假作业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日子;腊月三十,本是一个奔波了一年的乡镇干部符合放假规定,回家与亲人围坐吃团年饭的日子。


然而,所有的期盼都因一声号令,他们二话不说回到了自己小小的岗位。腊月二十八,他们学习传达贯彻宣传疫情状况,让处在深山的父老乡亲知道了疫情病魔的到来;腊月二十九,他们进村入户,摸清了有多少务工乡亲从武汉等疫区返乡,他们统计全村全乡有多少人咳嗽发烧;腊月三十,为避免群众聚集增加疫情防控风险,他们“厚”着脸皮上门苦口婆心做工作取消了乡村数十家、近百家宴席;正月初一初二,机关干部自己动手做着“没有筹备”的“三菜一汤”,为特殊人群上门测体温、不松懈不马虎.....随着“封城”“封街”“封村“封路”的号令,他们在皑皑白雪中站立,在村头路口守卡,在邻乡接壤处盘查;他们在穿行的街市中劝导,在大门外给村民宣传,在医院的隔离区守护......


随着“我们村有人发烧”的呼唤,他们没有专业的防护服,只戴着一只普通的口罩,套上一件白大褂、一双白手套,将疑似患者接送到医院治疗。他们没有给父母端上一杯茶,没有陪爱人说上心里话,没有陪亲人吃上团年饭,没有和孩子放烟花。他们也没有吃上“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和“正月十五的汤圆”。所幸他们吃到了“爱心的高中生”送来的糖果和瓜子。


他们“私车公用”奔赴各村,他们靠方便面度过新春佳节,他们靠“红绣圈”标明身份,他们靠“说好话”劝说走亲访友的群众,他们一句“不怕感染”搀扶救治病人,他们“偷时间”用手机视频与家人拥抱,他们靠“说谎话”告诉亲人一切安好......


疫情、疫情、有疫情,在乡村田野家喻户晓;口罩、口罩、戴口罩,在僻壤山村成为时尚;不出门、不出门、坚决不出门,在院落村头人人响应;抗病魔、抗病魔、抗病魔,在基层农村携手共进。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名:乡政府、村委会。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小名:乡镇干部、村干部。


他们都有很多的别名:基层工作者、联村干部、村官、地方官、赤脚医生、理事长、党小组长、志愿者。


他们是不计名分的英雄,是冲锋在前的好汉,他们都是神州大地最小最亮的星星!


一个仰首数星星的人

2020年2月14日夜晚


隔离结束奔赴“疫线”


2月15日,漫长又充实的隔离期终于结束了。杜海林一大早开着自己的车到村开展防疫工作。





(来源:橙香水田坝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汪勤 袁楠 值班编辑:赵鑫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