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情书:秭归秭归,此心安处是吾乡


五一宅家刷剧,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跃入眼帘,被荧屏海报的文艺范儿吸引。


阳光透过纱幔射进书房,窗外的汽车马达与喧嚣人声渐渐远去,小编沉浸在手机屏幕里的岁月故事中不能自拔。



“······爷爷的故乡在湖北秭归,也是屈原的故里。秭归秭归,落叶归根也终了了如爷爷这般华裔一生的故土情怀······”



全片的笑点与泪点担当便是秦沛饰演的爷爷与吴彦姝饰演的奶奶之间70多年风雨相伴的爱情,看了之后令人不由感叹。



爷爷的故乡,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那里,汇聚起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起搏着共和国的动力心脏;在那里,惊世出土的太阳神石刻,巡礼7000年前人类文明的历史源头;在那里,地中海意大利专家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惊人地发现了世界柑橘的起源;在那里,诞生了一个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的精神足以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爷爷是位书法家,远离故土半个多世纪,却终生保持着屈乡儿女的生活习性,与奶奶举案齐眉,生活里有笔墨纸砚。


爷爷拥有“渴不饮盗泉水”的风骨,给孙子写信,走笔皆是文言文,字里行间皆为古诗词。



当爷爷“落叶归根”,魂归故土山河,现代爱情里灌注的,其实是“去国怀乡者”特有的情与爱,是回归家园与故土,向历史纵深处寻找的文化认同。


“秭归秭归,落叶归根也终了了如爷爷这般华裔一生的故土情怀。”


在这个影片中,秭归,不仅仅是长江三峡中的一个小县城。秭归成了一种乡愁符号,成为一种精神皈依,是游子的根,故乡的魂,是所有在外漂泊的炎黄子孙的心灵憩园。



不管走多远,都要回来。不管离开多久,都要回来。


这条江河,这片土地,便是永久的归宿。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爷爷在剧中说过的一句话。



一辈子,他走出了故乡的大山,却也永远停留在故乡的大山。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这是苏轼《屈原庙赋》中的一句,奶奶念叼着爷爷挂在嘴边的这句诗词,把爷爷的骨灰洒进了秭归的河流中,把爷爷一生数十载的乡愁,融进了故土的血脉中。



永恒的家园永恒的爱。


永远的故乡是秭归。



(来源:秭归文化文艺)

责任编辑:罗梅 肖飞 值班编辑:赵鑫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