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廿,来自县水利湖泊局,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底在茅坪镇庙河村驻村扶贫,今年4月调整到郭家坝镇罗家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三年,我深刻感受到,干好工作需要沉下心来,融入农村。
图丨在村委会办公
发动群众离不开党员带头。党员是先锋模范代表,也是村里的“关键少数”,村党组织需要团结党员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里的绝大多数。我驻村工作过的两个村,党组织战斗力都比较强,政策落实和完成效果都比较好,庙河村在2018年市级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时,群众认可度98.5%,罗家坪村完成了危房改造、易地搬迁545户,这都是依靠村里的“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
图丨查看茶叶长势
落实政策离不开群众支持。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和经验对于我们年轻干部来说是一项挑战。在村里工作两年多,我认为做好群众工作,要发扬好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在透彻掌握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要求和标准说成通俗易懂的话,与群众说交心换心的真话实话,方便群众理解接受,熟悉各户的实际情况。站在群众的立场,密切联系群众,耐心倾听群众的倾诉,因户施策、因人而异。比如落实厕所革命,有的群众说房前屋后没有土地,我们就帮助协调用地,有的说水量不足,我们就解决水量问题,有的说想几户合建,我们就宣传自建三格式化粪池的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把实际困难解决了,把群众的顾虑消除了,政策落实自然完成了。我们扎实完成遍访任务,主动听取群众对村“两委”和工作队的意见,虚心接受群众批评,及时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把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带回来共同研究解决。
图丨走访群众
推进工作离不开本领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群众的诉求多种多样,没有足够的统筹组织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很难服务好群众。我不断通过主题党日学习,强化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丰富工作知识;主动担担子,协助完成村内工作,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同时,注重和村“两委”有效沟通,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多动嘴、勤跑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本领。驻村工作期间,我积极参加了县委党校组织的2019年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学习,并获得了“优秀学员”荣誉证书;同时还完成了在职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于2019年底取得了三峡大学道路桥梁专业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
图丨召开屋场会
长效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巩固脱贫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罗家坪村正在大力发展产业,做好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台账、茶叶种植规模台账、村内市场主体台账、茶叶技术培训台账“四本台账”,明确茶叶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大力扶持茶叶加工厂、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积极开展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带动群众发展壮大茶叶产业,提升农户收入。
图丨走访居民点
驻村扶贫,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收获良多、感悟颇深,我将继续扛起责任,沉下心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盼。
(来源:秭归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