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宜昌

  1  

2020年12月25日

《经济日报》第01版

刊发报道

《湖北宜昌做强特色产业》

聚焦宜昌


报道全文如下


湖北宜昌做强特色产业


眼下,湖北宜昌柑橘“有点忙”,刚下枝头,就踏上前往北京、哈尔滨、沈阳、广州等地推介之旅。“这些柑橘品控严格无农残,皮薄肉甜汁水足,平均甜度13.7(蔗糖倍数),您随便挑。”12月18日,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宜昌市星翔柑橘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宜昌柑橘产业协会会长王恩珍自豪地推介“宜昌蜜橘”。

宜昌柑橘年出口量在20万吨以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北向海外市场是主销渠道。新冠肺炎疫情让北向优势通道受阻。宜昌加大推介力度,一面开拓国内市场,一面打通南向出口通道,叩开了南亚、东南亚市场,仅星翔一家合作社的柑橘就出口缅甸近8000吨。截至目前,宜昌市销售柑橘近300万吨,销售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今年以来,宜昌市发挥原材料基地、产业链和质量品牌等优势,努力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畅通“双循环”赋予新动能。宜昌全面推开做实“六多合一”改革,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71条政策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宜昌市在湖北省率先组建金融服务应急中心,促成金融机构向工业企业新增授信449家、372.38亿元,放款432家、186.27亿元。


宜昌市还积极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将云消费作为创造消费增量的重要支点。在远安、五峰、枝江、伍家岗等县市区,淘宝馆、京东馆、苏宁馆设置了荆楚优品(宜昌)出口转内销专区,选定6家外贸企业30余种产品开展线上产品推广。三宁化工线上销售火爆,前9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额56.6亿元;东明电气在国家电网平台获得7000多万元订单;安琪纽特通过直播、社群、新零售等平台打开营销新门路,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了26%的销售增长。


宜昌积极推动特色产业融入国际循环,加大活性酵母、茶叶、柑橘罐头、鲜水果等品种出口力度,今年前8个月实现农产品出口15.2亿元,逆势增长4.04%;支持有条件的防疫物资出口企业完善出口资质,今年前8个月,全市医疗物资出口同比增长2.43倍;支持兴发化工园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今年前11个月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31%、18.31%和10.34%。


布局“双循环”为宜昌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今年前3个季度,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310亿元,同比增长7.4%;全市市场主体总数同比增长10.95%,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6.61%。今年前11个月,全市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449个,计划总投资1448.71亿元;预计全市今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9家,总数达640家,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居全省第一。


  2  

2020年12月25日

《人民日报》第02版

刊发图片报道

聚焦宜昌


报道全文如下


图片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5日   第 02 版)

王罡摄(影像中国)


湖北省秭归县的芝茅公路,既连接了三峡大坝、九畹溪等景区,又是柑橘、茶叶等特色农副产品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出入大山的重要物流通道。图为12月22日,车辆行驶在芝茅公路茅坪镇路段。


(来源:秭归发布)